2009年北京市将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女性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在“两癌”防治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女性健康的另一大杀手已经浮出水面
子宫内膜癌
在欧美地区其发病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女性癌症发病情况,肺癌、乳腺癌、胃癌排名前三,而妇产科常发的几类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排名第六位,宫颈癌排名第八位,卵巢癌排名第十位。在美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宫颈癌的5倍,卵巢癌的3倍。
★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特征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关?
据美国癌症学会的数据统计,近三年美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维持在6万余、1万余例。与1994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有明显的上升。日本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7.2/10万,30年翻了4-5倍。
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年来维持在每10万人10人左右。2001年以来,北京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宫颈癌的发病率。
★ 经济发展为何会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逐渐增多,加之不规范的激素应用,这些主要因素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子宫内膜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常被认为是一个“富贵”病。与宫颈癌高发于40至55岁之间不同,子宫内膜癌相对高发于50到70岁之间的女性。许多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有长期“月经不调”的病史,或月经周期长的老毛病。具有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的人如能早期发现、早诊断诊断,则可将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将得到良好预后。
★ 子宫内膜癌筛查势在必行!
从1988年老年人保健法出台后,日本开始利用内膜细胞诊断法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采用抹片法或液基细胞学法。敏感度近90%,特异度84%-100%。可以筛查出更多1期患者,有着更高的生存率。
关注女性健康,我们提倡‘两癌’向‘三癌’筛查转变。目前,国内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依据刮宫取得子宫内膜并进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而随着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工具不断改进,国外已有将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用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研究。
★ 哪些人应该寻求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不建议对于子宫内膜癌平均风险、无症状女性进行常规筛查。针对子宫内膜癌高危风险女性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
当然,也有一些暂时不适合宫腔细胞学检查的情况,比如感染、出血、宫颈肿瘤、宫内节育器等。
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及诊断主要是通过子宫内膜的直接取材并检测得到。宫腔细胞学作为一项不需麻醉即可进行取材的筛查方法,具有痛苦小、风险低、花费少、准确性高、便于多次随访的优势,接受度高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目前筛查的频率并无统一意见,依照临床情况个体安排。(文章 妇产科曾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