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急诊科医师 马士程
生命有多重?当你用尽全力,也无法力挽狂澜时的无力感;当你抓住了病魔、跑赢了死神,把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拉回来时的那种释然,这些也许就是生命的重量吧。
作为一名急诊大夫,有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无所不能,心脏不跳了,按压;呼吸不灵了,插管;肾脏不行了,透析……但有的时候,或者更多的时候是无力的感觉,所有措施都做了,却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生命离开。于我,最令人着迷的部分,是在跟死神拉锯战的时候,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拼尽全力。最折磨的部分,则是在抢救过后,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回顾整个过程,反思,再反思。
图为马士程医师为患者查体(拍摄/杨欣)
第一次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值夜班,就遇到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病毒肺的病例。患者病情严重,夜班前多科会诊,每个科室针对自己专科的脏器都拟订了方案,我小心记下,认真执行。患者持续40摄氏度高烧,呼吸机开到最大,升血压的药物也不断加到极限,最高级的抗生素用上了,激素、丙种球蛋白也打上了。患者病情进入拐点,能不能活就在这两天了。
要控制体温,但血小板低,那时还没有冰毯,老教授传授了“浇花”式物理降温。在肚子上铺一层薄薄的纱布,浇湿、风扇吹干,如此反复,还要小心控制输液量、尿量,盯着心率、血压,谨慎吸痰,酌情肺复张。“浇花”降温法,虽然奔波,但疗效显著,患者体温降下来了。但血压低、尿量少,容量够不够?需要补液还是利尿?每半小时计一次尿量,一点一点调整输液速度,小心翼翼给一点利尿剂,血压和心率趋于平稳。
从指标上看,患者应该有希望撑到明天。到了后半夜,患者的血氧却突然掉了,肺里像开锅了一样,吸痰,无好转;增加吸氧浓度,无好转;增加压力,无好转……怎么办?所有的药物进去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任何效果,我好想把病了的肺拧干,却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地增加支持条件,看着他血氧下降,血压下降,一点一点离开这个世界。用尽全力,还是没能留住他……
我把抢救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抢救时的场景都历历在目,心里仿佛结了一个疙瘩——懊恼“为什么他还是走了?”我向上级医师汇报每一步操作,征询对我临床操作的意见。“你需要记住这种无力感,它来自于医疗的局限和生命的脆弱。好的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要像侦探一样,知微见著,早期识别这种患者,在病重之前及时干预,让自己成为第一道防线,而不是最后一丝希望。”
大家都说,现在的医疗环境,很难再顶着压力为患者两肋插刀了。其实,患者的信任,家属的信任,仍然像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样,给我们冲锋陷阵的勇气。
有一次抢救室值班,碰到了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重病例。前一秒风平浪静,突然便血,大量的血染红了整个床单,不断流到地面,整个人躺在血泊中,脸色瞬间惨白,血压直线往下掉至测不出。我开始全速补液,向血库要血、血浆,然后找到患者家属,正准备交代病情,家属说,“大夫,我知道老爷子重,别的不多说,你放开手抢救,我相信你们。”这一瞬间,我再次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信任。所有的可能性,要做到极致。止血的一二三线药物全用上,看着这些救命的药物输进去,接着连忙启动医院急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会诊流程,血管外科、胃肠外科、消化科,各路专家10分钟内赶到抢救室,在大家讨论病情的时候,初始的治疗仿佛开始起效,患者的血压稳住了,便血也没那么汹涌了,但是患者随时可能有再次大出血的风险,虽然现在做胃镜风险很高,但为了一线生机,最后决定消化科胃镜下套扎防止进一步出血。内镜下看到患者的食管壁布满了蜿蜒曲张的静脉,看到这些罪魁祸首一个个被套扎起来,仿佛是给生命上了一重又一重保险。这一次,我们赢了。
急诊科的工作属于重脑力+重体力劳动,通常是漩涡最中心的地带,在这里,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与死神之间的拉锯,这种感觉于我有致命的吸引力,促使我努力让自己强大一点,再强壮一点,来承受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