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医院4月13日电(神经外科董生 张会芳)“全好了,一点毛病没有啦。”近日,神经外科个案管理师在进行患者随访时,收到了来自患者朱大爷的好消息。3月末,由王劲副院长主刀,通过微创手术根治了患者忍受4年的“天下第一痛”。
朱大爷今年64岁,4年前退休,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突然的左边脸阵痛,让他苦恼不已。牙坏了?拔牙、补牙,不见效果,疼痛反倒发展到了连刷牙、洗脸、吃饭甚至是说话,都会被一下子引出来。“疼起来像被电击了,嗖!嗖!嗖!”朱大爷说,瞬间左脸就像被几把尖刀割一样,为此他不敢刷牙、洗脸,说话越来越少,甚至连吃饭、喝水都想终止了。不是牙的问题,朱大爷到底怎么了?
在牙医的建议下,朱大爷到神经内科就诊,最终诊断为 “三叉神经痛”。开了口服药进行保守治疗。服药初期效果明显,但长期服药后,出现的耐药性以及头晕、困倦等副作用,让患者和家人都很担心。
3月初,朱大爷来到了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神经外科就诊,经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基底动脉压迫了左侧三叉神经根。结合患者的病情,王劲教授建议行微创的“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根治疼痛。22日,由王劲主刀,从耳后手术在颅骨上打开一元硬币大小的骨窗,打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查找导致病变的“责任血管”,“多为动脉,如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基底动脉都可能造成神经压迫”王劲说。术中将血管游离开,再将特氟龙绵片置于脑干和血管之间,把血管垫开,避免压迫神经根,这是止痛的关键步骤。缝合硬脑膜后,用钛网补上颅骨,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全程两小时左右,出血少。术后,效果立竿见影,“脸一点也不疼了”,朱大爷高兴地说。
什么是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第三支)支神经汇合而成,主要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三叉神经痛多发病于中老年人,常被说成“脸痛”,这种症状是很容易与牙痛相混淆,在人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发病急骤,闪电样、烧灼样或其他各种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号称“天下第一痛”。
图片来自“小大夫漫画”
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研究者多数认为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感觉根造成的。由于血管对神经的长期压迫导致受压的神经受损,引起剧烈的疼痛。镇痛可以用加热、压迫或者放射的方法把神经破坏一部分来治疗,这些方法相对简单,但会有复发、面部麻木,甚至影响眼睛等弊端。如果是三叉神经中的眼支疼,则不适合采取这些简单方法。
图为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核磁及术中影像
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正是通过手术把产生压迫的血管和三叉神经根分开,从而根治三叉神经痛。(编辑 韩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