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科张微微
前几天在网站上偶然看到一个关于小朋友职业梦想的调查,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小时候也常常被问到:“你长大想做什么?”答案五花八门,科学家、企业家、大明星……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回答让我很触动,她说:“我要当一名医生。因为妈妈说雾霾一直很严重的话人们就容易得肺癌,我的爷爷就是因为肺癌去世的,我很想念他,如果我是一名医生就好了。虽然我也很喜欢舞蹈,从小就想当一名舞蹈家,但是我觉得比起用优美的舞姿传播美和快乐,人们更需要能解决病痛、打败死神的医生,所以,我要当一名医生。”
我相信很多人当初学医的初衷也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或者是害怕亲人的离去,或者是希望为他人解除病痛。然而,我们走着走着,却突然发现自己当初那颗带着职业荣誉感的“初心”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不断有人吐槽着规培之路的漫长,待遇的微薄,工作的劳累,医患纠纷的苦闷。是的,残酷的现实总是让我们陷入人生的困惑,甚至怀疑当初自己的选择。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坚持,坚持自己的初心!初心让他们历事炼性,对人炼心,有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宠辱不惊,淡定安逸,刻苦钻研,潜心修炼。这些人没有时间比较谁的衣服华贵,谁的房子宽敞,比起浮躁的名利,他们更在乎的是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看重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总是早出晚归,除了出诊、查房还要学习、讲课、开会;他们常常一连做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手术,不能吃饭也不能去厕所;他们给患者以家人般的关爱,却常常亏欠了自己的家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坚守在医院,留给自己的却很少很少。
当然,和谐的人文医疗,除了我们医务工作者对信仰和原则的坚持,患者、媒体的“初心”也很重要。如果每个患者能够充分地信赖医生,能够看到医生的辛苦,能够明白医生是人而不是神,治病而不治命,少一点揣测、怀疑、冷漠、无情,仅仅抱着“治病”的初心,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伤医、杀医事件出现?又怎么会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担心性命的安危?如果每个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初心”,秉承客观、真实的态度和原则,不为了夺人眼球而夸大事实、误导民众,又怎么会让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到如此地步?
所以,让我们都坚持各自的“初心”吧!不要忘记起点时的信念和想法,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要让太多浮华的东西蒙蔽了你的内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更和谐的医疗环境,人与人之间才能有更多的信赖,我们的人生才终得圆满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