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刊登王晓晶、赵文惠医师科普:糖友要心肾共管

新闻链接:《生命时报》第1871期 18版

发布时间:2025-2-14

作者:王晓晶  赵文惠


糖尿病正席卷全球,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3年数据,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5%;其中,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这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头号凶手。更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加肾病不仅缩短患者预期寿命,还会将心脏警报提前拉响。近期,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时间显著提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2011~2020 年的联邦健康调查数据,为患有2 型糖尿病、肾病或两者兼有的患者建立了心脏风险模型。研究发现,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男性,首次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较无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者提前28 年,女性患者提前26 年。这意味着,原本应在老年出现的心血管问题,可能在中年甚至年轻时就突然来袭。

糖尿病和肾病之所以会使心脏疾病提前发生,主要与以下机制有关。一是氧化应激反应加剧。持续高血糖状态诱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合并肾病,炎症因子和糖基化终末产物蓄积,会进一步加重氧化应激反应。二是血压失控。糖尿病肾病会增强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导致血管收缩、纤维化和血压升高,同时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三是心脏负荷加重。若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肾性贫血,引起组织缺氧,会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升高,导致血液黏滞度增加,加重心脏负荷。

如何打破“糖肾心”恶性循环? 早筛早防是关键,建议糖友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 亿糖尿病患者中约32.5%合并慢性肾脏疾病,但疾病知晓率仅26%,早期筛查率不足六成。对于1 型糖尿病患者,建议诊断后5 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查;2 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在诊断后进行一次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查,此后每年筛查。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糖友应坚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适当增加新鲜蔬菜、糙米、全谷物,以及低脂乳制品和鱼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并增加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优化代谢指标管理。加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压(低于130/80 毫米汞柱)、血脂(坏胆固醇低于2.6 毫摩尔/升)的综合控制。如无禁忌证,优先使用兼具心肾保护作用的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恒格列净等),密切监测肾功能、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压、血糖。此外,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新型药物,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肾不良事件。▲

微信截图_20250217090112.pn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