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采访报道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叶京英:与死神争夺四分钟

新闻链接:《生命时报》  第1236期   第5版  人物

发布时间:2018-07-31

 

  叶京英,1960年出生,籍贯江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7~200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2014年受聘于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现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专科部部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人觉得苦,选择离开;有人觉得累,选择放弃。但对叶京英来说,从医36年,从黑龙江到北京,从同仁到清华长庚,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份医者初心。在患者眼中,她是医术精湛、和蔼可亲的叶大夫;在同事眼中,她是严格要求、锐意创新的叶部长。

  学医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代人的青春口号,也成了叶京英的青春注解。叶京英的父母从事建筑工作,哪儿有国家重点工程就去哪儿,当时大庆开采油田,她就跟随父母去了黑龙江。祖籍江西的她,,出生于北京,长在黑龙江,辗转多年又回到了北京。

  成为一名医生是叶京英从小的梦想,儿时,她总是缠着姥姥问:“怎么才能当大夫呀?”姥姥说:“要好好学习,长大考医学院。”“但在那个年代,这个梦是做不成的。”1977年,17岁的叶京英插队到农村,当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赤脚医生,治病救人。直到恢复高考,叶京英迫不及待地报名,最终如愿进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大学期间,叶京英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聆听参战人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报告,体会到家国使命;第一次了解医生的辛苦,从早到晚饿得“前胸贴后背”,却看到老师们习以为常;第一次目睹生命转瞬即逝,“一个原本非常健全的人说没就没了”,彼时情景,她至今历历在目。她并未因此而打退堂鼓,每当看到成功抢救的案例时,她就更加坚信医生的价值。

  工作中,叶京英凡事不放弃。有一次,有个患者食道异物被取出后,本该慢慢好转,却高烧不退。检查发现,创口正常,呼吸道、肺部都没事,血常规只提示有炎症,诸多医生百思不得其解,应用了诸多方法,病情仍持续恶化,已两个月之久。当时叶京英只是主治医师,她决心“一定要找到原因”,仔细翻看了患者所有病历资料,决定补拍一张颈部X光片,最后发现患者是一个极特殊的情况。本该往浅表组织蔓延的感染,却波及了颈椎体,两节颈椎已部分坏死。确诊病因后,才保住了患者的性命。面对一些疑难杂症,叶京英“不言输”,爱研究、看论文,在文献研究极其匮乏的年代,她专门搜集国外资料,积极参加学科年会,和同行探讨新知识。

  和死神拼过无数个4分钟

  在哈医大期间,叶京英已是科室副主任,但她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1997年,前往首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绩优异的她留在了北京同仁医院工作,担任咽喉科主任、首席专家。在很多人看来,耳鼻咽喉疾病都是小病,不比心梗、脑卒中严重,其实不然。她说,咽喉科关注两大人体功能,一是呼吸,关系生命;二是发声,主导说话,“咽喉科也常提心吊胆,因为太多疑难杂症,气管异物、会厌炎、喉水肿、各种喉狭窄、气道阻塞等,很可能一口气没喘上来,人就没了。”

  在叶京英看来,胜任医生这个岗位,继续教育不能停。尽管在某些领域,我国最好的大夫与国外最好的大夫区别很小,但医生的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大。继续教育是终身的,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掌握顶尖的医术,但是要了解现在顶尖的程度。在没有充分的治疗条件时,医生知道能把患者转到哪儿,不至于耽误病情。

  “医生有些‘硬功夫’马虎不得,每一步操作几乎都是患者拿生命在换。”窒息急救的黄金时间仅4分钟,“我们的责任就是迅速判断,4分钟内打开气道。”叶京英不仅这样要求自己,她还训练团队中任何一个值班大夫单独面对患者时,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迅速处理的能力。

  在叶京英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很多患者把北京视为求医之路的终点站。”因此,无论病情多复杂、多罕见,她都不遗余力得探究病因,寻找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不断地思考、研究、改进、创新。

  在同仁医院期间,叶京英进行了多个“首创”。比如矫正打呼噜的手术,对扁桃体肥大的患者就切扁桃体,效果很好。扁桃体不大的患者,传统方法切软腭,效果就不好。叶京英查阅资料发现,对于扁桃体不大的患者,把硬腭切掉一点,把软腭向前挪,就可以打开咽腔,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她在国内率先开展软硬腭联合手术治疗呼吸暂停,并在国际上首创预测手术疗效的TCM评分法,提高了手术疗效及疗效预测的准确率。至今,累及诊疗患者2万余例,手术4000余例。咽喉良、恶性疾病微创手术累计完成5000余例,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和奖项。

  打造国家队种子选手

  2014年,叶京英受聘于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成为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带头人。再次出发,她坚定要“把咽喉科塑造成国家队里的种子选手”。

  凭借多年的科室管理经验,叶京英白手起家。如今,咽喉科学和睡眠呼吸障碍外科学已成为科室特色诊疗项目,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并成立了有叶京英教授领衔的“叶京英咽喉及睡眠障碍诊疗团队”。还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成立了独树一帜的“嗓音医学中心”。多学科协作,内外科联合诊疗,使清华长庚医院在业内更具优势。叶京英躬身实践,她希望依托清华的理工科优势,可以弥补我国医学生自然科学背景的不足,做好医工结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进步。

  叶京英时刻把“以患者为中心”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得到了患者和家属发自内心的尊重。自从清华长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科以来,门诊量就接近饱和。好多老患者不顾路途遥远,跨越半个北京城前来就诊,经过叶京英的诊治,很多患者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重获新“声”。

  在诊疗方面,叶京英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她认为,不存在无副损伤的医疗干预,医疗干预通常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治疗选择一定要精准,获益最大化。可做可不做的手术,一定不做;可吃可不吃的药,一定不吃。“对于轻度患者,生活方式调整是首选。”平时她还和科室大夫强调,做医生一定要有担当,注意沟通技巧,不要“吓唬”患者。尽管治疗或手术可能有诸多不利因素和并发症,但如果是最佳治疗方案,就要跟患者说明情况,获得理解,帮患者做出理性选择。“厚德载物,最是医生。”叶京英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