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生命时报》第1787期 第17版
发布时间:2024-3-26
作者:张童 杨宇 吴巍巍
下肢动脉就像河水下游一样,会因泥沙淤积发生堵塞,血管壁则会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凝固形成血栓。根据病情发展,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会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沉重感是下肢供血不能满足肌肉收缩而出现的早期不适症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等因素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流供养,致使缺血缺氧的神经肌肉组织工作效率下降,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乳酸堆积,刺激神经肌肉产生沉重感,患者以小腿肚子、大腿及臀部酸胀、沉重、无力为主。相较于正常人运动后乏力,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乏力,常出现在短距离(500米以内)行走、跑步、上楼时,且发生时间很早(10~15分钟,甚至5分钟内),医学上称之为“缺血性间歇性跛行”。症状缓解时间越长,提示病情越重。
第二阶段:痒。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继续发展,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及深部组织蚁行、针刺、烧灼感。常见原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皮肤水分供应不足、营养不良;糖尿病导致下肢血管和神经损伤,即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尤其是下肢末梢感觉神经受损后,患者会出现“感受错觉”,往往发作频繁,干扰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
第三阶段:疼。疼是下肢动脉严重缺血、肌肉神经组织受损、微生物感染蔓延、炎症急性加重的信号,相较于沉和痒,“疼”是病情时间轴上的中后期症状,必须重视。
第四阶段:硬。缺血缺氧、细菌等微生物感染,会导致组织细胞水肿、炎症反应,大量液化细胞或化脓组织可导致下肢肿胀,触摸质地变硬。长期缺血疼痛,会令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强迫挛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第五阶段:烂。这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终末期,患者会出现皮肤溃疡、肌肉神经坏死、骨质失活、骨髓炎等,最终可发展为足趾、足跟、小腿等肢体远端发黑、坏疽,溃烂可伴有恶臭、脓液,也可干燥如炭。此时,组织不同程度失活,常难以避免截趾、截肢,甚至会诱发全身感染、中毒、休克、猝死。
一旦出现沉、痒、疼等早期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检查。经过专业血管外科医生下肢外观检查、动脉搏动触诊、感觉运动能力评估、下肢血管超声、四肢动脉压力测量等,就能基本判定病期。患者早期要均衡营养、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慢走、慢跑等)、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抗血小板、促进侧支循环),有助延缓病情;中晚期应完善下肢动脉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依靠经验丰富的医生诊疗,长期服药和短期微创腔内治疗结合,能有效控制病情,重建或修复狭窄闭塞的动脉,恢复血流。需要提醒的是,沉、痒、疼等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出现不适别慌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