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北京晚报专版报道我院老年健康志愿服务队

新闻链接: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4/20241209/20241209_010/content_20241209_010_1.htm?storyId=s6756915ee4b000299bad2283&userID=61091dfbe4b0ab9d9d1a07c7,1&isshare=1&channelId=newspaperBjwb&columnId=5f0c11fce4b086b26e07e841&contentType=12&isBjh=0&time=1733791683004

发布时间:2024-12-9

作者:记者 孙乐琪


“您好,请问您要去哪个科室?”在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的门诊大厅里,挂号自助机前,一群白发苍苍的“橙马甲”活跃在各个诊疗环节,热情地为患者提供着服务。他们都是首都健康志愿者。这支200余人的“银发”志愿者团队,平均年龄超过70周岁,其中有46位参与服务超过10年。他们为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带路,为同龄的老年患者导诊助医,告诉年轻的父母别着急……

81岁 王宝祥

队伍中的老大姐志愿服务超10年

“我喜欢服务他人,能从中找到价值和乐趣。”

王宝祥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上周六7时30分,王宝祥来到志愿者休息室,她又是头一个到医院的志愿者。她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橙色马甲,穿好便来到3层的服务咨询台,开始了半天的志愿服务。

王宝祥手脚麻利、热情善谈,圆圆的脸庞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好多患者来咨询,都不知道该叫我大姐,还是该叫我阿姨。”她转过年就82周岁了,不仅是在清华长庚医院志愿服务超过10年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长的。

医院3层分布着国际医疗门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康复医学科等6个科室。每到周末,工作日没时间带孩子来看病的父母;抻了胳膊、崴了脚,但平时没空做康复的上班族,都来了。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

一阵喧哗、哭闹引起了王宝祥的注意。不远处候诊座椅下蹲着一个小男孩,正在放声大哭,孩子的妈妈站在一旁,很是尴尬。王宝祥快速上前询问情况。原来,男孩最近耳朵痛,妈妈怀疑他得了中耳炎,带他来看病,但到了诊室门口,孩子却不愿意进去。

“看了医生就得打针!”孩子哭得不能自已,谁劝都不听。王宝祥退休前是朝阳区一所小学的校长,教龄36年。她知道,这时候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就是害怕,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需要耐心宽慰。”她一边劝解着无计可施、火冒三丈的家长,一边蹲下身安抚哭闹的孩子。

“你可以叫我老师,也可以叫我奶奶。我看你应该是大孩子了,那就应该比小朋友勇敢多了。到底用不用打针,妈妈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要医生检查过后才能确定,这时候就哭鼻子可不是男子汉了!”王宝祥慈祥、温暖又幽默的劝慰,抚平了孩子焦虑的情绪。小男孩渐渐止住了哭声。王宝祥赶忙鼓励他:“真棒!走,跟我进诊室,咱们请医生好好诊断。”

这是王宝祥志愿服务生涯中的一个“切片”。至今,她在清华长庚医院服务时长已经超过1万小时。

“医院的导医导诊志愿者,只是我众多身份中的一个。”王宝祥说,除此之外,她还是小区的楼门长、社区服务志愿者,是一个日程排得满满登登的“斜杠老年”。

“过去我在学校,大家都亲切地喊我‘大宝儿’。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你到社区走一圈,基本上都知道‘王老师’。街坊邻居谁有什么难事儿,能帮的,我一定伸手!”王宝祥说,自己喜欢服务他人,能从中找到价值和乐趣。

76岁 范希琳

一小时帮助近50位患者

“一点没觉得累,能给大家答疑解惑,我心里美着呢!”

范希琳在大厅导诊助医。

上周三13时,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的门诊大厅里人来人往。戴着细边框眼镜的范希琳准时上岗。

服务咨询台前三个人前后脚儿提问。“您好,呼吸科怎么走”“我想买瓶水,该往哪儿去”“我忘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了,能挂号吗”……范希琳笑着回答,有条不紊:“呼吸科在医疗大楼一层东北侧;走安全通道或乘电梯下到负一层,就能看见卖水的超市;您通过支付宝打开电子医保卡,就能在自助机挂号。”

身着橙色志愿者马甲的她,看上去干练、精神,很难猜到她已经76岁了。

16时许,一对年轻夫妇推着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年患者,行色匆匆地走进门诊大厅。“现在去输液还来得及吗?”“输完液,我们还需要更换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导管,应该往哪儿去?”小两口连珠炮般地发问,解释情况,“我父亲消化肿瘤晚期,需要复诊和输液治疗。但临时家里有急事,耽误了就医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

“放心,咱们医院的输液大厅不关门,值班的医护人员肯定能保证老爷子完成连贯的治疗。”范希琳先是柔和地安抚小两口的焦急情绪,然后耐心地解答他们关于后续治疗方面的疑问,“要处理PICC导管,您得从内科门诊进门直走,找专门预约、咨询的护士站帮忙。”复杂问题,简要回答。时间紧张的小两口得到了明晰准确的指导后,顺畅地投入就诊流程中。

为了顺利准确地回答患者所有的提问,范希琳认真参与医务社工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熟悉医院的每个科室、每处便民设施、每个流程环节。

“正要缴费呢,我手机没电了,在哪儿充电?”一名老年男患者攥着手机来到咨询台。范希琳带着他到咨询台对面——医院最近新设置的手机充电服务站,手把手地指导他扫码租用快充设备。“为了让大家快速了解租用快充设备流程,我在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提前实操了好几次呢!”范希琳笑着说。

一个小时里,范希琳回应了近50位患者的咨询提问。她说:“一点没觉得累,能给大家答疑解惑,我心里美着呢。”

60岁 徐宝玉

与视障小伙成了忘年交

“暖心故事数不清,与一位视障小伙的情谊最难忘!”

徐宝玉为患者提供服务。

徐宝玉是“银发”志愿者团队的副队长,60岁的她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小妹妹。加入志愿者团队10年来,她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已超过1万个小时,数不清的暖心故事发生。最令她难以忘怀的,是与一名患有视力障碍的小伙儿结下的情谊。

“徐姐,中秋快乐!”“徐姐,明天我去复查,您在吗?”徐宝玉打开手机,这名患有视力障碍的小伙儿就在她的微信好友里,逢年过节时问候祝福,需要帮助时咨询求助。从2019年因志愿服务结识至今,两人始终保持着微信往来。

徐宝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一名不到30岁的小伙拿着导盲杖出现在一层服务咨询台,“您能帮帮我吗?我在体检中发现高血压,想去心内科看病。”徐宝玉马上根据医院为健康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规程,提出可以走挂号、就诊、缴费优先的“绿色通道”。“不用,不用,我可以排队。”小伙儿婉拒后,徐宝玉决定为他提供就诊全流程的陪伴和服务。

在自助机挂完号,徐宝玉引导着小伙儿乘扶梯来到门诊楼二层的心内科。测量血压、做心电图的过程中,她细心地帮对方拿着外套。“他是个特别善谈的男孩。”就诊过程中,视障小伙儿说说笑笑、不时表达感谢,阳光、乐观的样子给徐宝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缴费环节,小伙儿还教会徐宝玉使用智能手机的视障版本。

自那之后,徐宝玉和小伙儿加上了微信,“每次他来看病都愿意找我帮忙。有时候我不在,就请别的志愿者帮忙照应。”

不久前,小伙儿告诉她自己结婚了,徐宝玉真挚地送上了祝福。

“医院不该是个‘冷冰冰’的地方,应该是个充满人性关怀和温暖的地方。来到陌生环境,希望有个人能问一句、帮一把,这是人之常情。志愿者就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党委副书记王克霞说,10年前,医院成立之初,就秉持着“人本、济世、厚德、至善”的价值观,在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的同时,联动社区、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医院志愿服务队伍吸收新鲜血液。

“一路相随至今的老志愿者,大多数都是社区居民。”乐于助人的他们,不仅为医院壮大了人文服务力量,也为自己找到了老有所为、融入社会的窗口。“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志愿服务‘大家庭’,让助人之心的热度温暖更多人。”王克霞说。

微信截图_20241210085118.pn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