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美国,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影响200万人,每年有100万人次门诊就诊,女性更常见,其高发年龄在40~60岁之间(Martin等,2014;McPoil等,2008)。足底筋膜炎是在临床康复中最常见的足部疾病,持续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经过专业的治疗, 80%的患者症状在短期内可有明显的改善或消除。
足底筋膜炎有哪些症状呢?
足底腱筋膜属于后表线的一部分,由 3 束组成:外侧束、内侧束和中间束。足底筋膜炎患者以足跟痛为主诉,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足底腱膜中间束在跟骨内侧结节的起点或末端附近。有时患者也会主诉疼痛与症状在中间束的中部,恰好在足底筋膜发出 5 个分支之前的部位。病人近期运动量发生改变,如行走或者跑步距离的突然增加会使跟部出现隐痛,晨醒后或刚开始行走时足跟部疼痛最为明显。 爬楼梯或用脚趾站立时会更疼,甚至产生根骨骨刺而出现避痛步态。
为什么会出现足跟痛呢?:
最新研究显示,足底筋膜炎是一种退行性组织病症而非炎症。足底筋膜炎的组织学与肌腱病的组织学原理相同。这意味着退化会导致筋膜内的微撕裂不愈合,从而引发炎症,由于循环不良使愈合过程中断导致结缔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因此更确切称其为足底筋膜病(plantar fasciopath)。
常见危险因素有:下肢力线异常、踝跖屈受限、足弓塌陷、BMI大于30、跑步运动爱好者以及与负重相关的工作人群等。
近日一位46岁的马拉松运动爱好者因走路时双足跟痛6天前来康复科就诊,康复医师问诊得知患者右踝扭伤2个月。进一步评估发现患者疼痛明显,vas10分,诊断足底筋膜炎。治疗师通过SFMA等进一步评估发现其后表线灵活性受限,足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处理方式: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意见或缺乏强有力证据,根据国际功能障碍分类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推荐如下:
康复治疗:
足底结构及运动损伤机制与预防患教,冲击波每周一次,足底筋膜松解(MFR)、关节松动与神经松动(NTT)及下肢DMS足底八字环绕法震动,踝关节稳定性和协调性训练。具体包括:距小腿关节后向滑动,距下关节侧向滑动,第一跗跖关节前后向滑动,距下关节分离手法,肌筋膜后表线的处理,对可能存在神经卡压的部位周围软组织的松解,以及神经被动松解。
治疗一周后:疼痛下降至3分,评估其跟腱处有压痛,教患者学习自我牵拉和肌内效贴扎。
牵拉:使用小腿肌肉和/或筋膜拉伸练习,可缓解疼痛与改善小腿肌肉柔韧性。小腿肌肉拉伸,一天2~3次;每次拉伸时间1分钟。如下图:
贴扎:可用白贴或肌内效贴,可短期缓解疼痛。
治疗两周后:疼痛下降至0分,鼓励患者重获运动信心,马拉松赛后来复查时其足踝部已无不适。继续处理其下肢侧链问题。
总结:足跟痛不可忽视,足底筋膜炎重在宣教,若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评估足底结构,定制矫形鞋垫,可缓解疼痛及改善功能。减少足底筋膜的张力及内侧纵弓的塌陷,减少与旋内相伴的足部的延长,拉伸结合矫形鞋垫往往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