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年的进修生活转眼即将结束,回想6个月前,对康复医学知之甚少的我怀着忐忑、好奇、憧憬开启了我的“启蒙”之行,感谢潘钰主任给我的这次宝贵的进修机会,感谢吴琼老师手把手的带我这个几乎对康复一无所知的新手医生。这次进修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我自身的一次挑战,这半年来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白天随老师管理病人,晚上回宿舍看书查文献。通过这次进修学习,我学到了先进的临床理念和技术,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科室的学习氛围、康复团队的运作模式,带教老师的认真、热情让我有进入桃源的感觉,期间收获令我受益匪浅。
科室的运作井然有序,每天在治疗大厅查房,可以在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随时与治疗师沟通交流,第一时间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康复进度。每周一次的评价会,先主管医师汇报病例病史,然后各个治疗组的治疗师顺次发表意见,最后由责任主治医总结,并提出最终的诊疗意见。讨论时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发表的观点都有据可循,让我学到了如何对一个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都取决于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每一个人严谨的工作作风。
科室先进的设备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足踝机器人、步行机器人再到脑机接口、镜像双手机器人,设备齐全,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整个团队更是不断地通过循证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步行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双手训练 PRP注射
科室的教学更是丰富多彩,常规的教学查房,康复小组学习,读书会,病例汇报,还有联合病例讨论,全院演讲,学术会,远程教育种类繁多,内容涉及基础临床知识,康复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病例讨论等,主讲人有Attending,相关科室的转接,还有外院甚至外国的教授。只要想学,每天的学习机会都有很多,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以及老师们总结的工作经验,更学到了他们对医学严谨的态度。此外,进修医生也要参与其中,完成自己的读书会和病例汇报,从病例治疗的采集,再到相关文献的查找阅读,最后融入自己的思考,极大的锻炼我们的临床思维的深度和循证研究的能力。
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
小组学习 联合病例讨论
远程学习 全员演讲
亚洲康复学学会学术大会 病例汇报
这里的医患很和谐,医生们每天愿意花很多的时间与病人交谈,观察患者每一天的康复训练,跟着患者一同进步。治疗师们会定期把患者们聚到一起,组织手工活动,将康复训练融进娱乐之中,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提高自己。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尊重,彼此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