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风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脑部疾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病人往往有半身偏瘫、吞咽及语言方面的后遗症,导致身体障碍及社会经济损失。本卫教数据为提供脑中风疾病的介绍、康复训练目的及方向、康复训练期间、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对脑中风的康复治疗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脑中风的种类
脑中风泛指因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神经组织破坏,主要有下列三类:
一、脑梗塞:
系脑血液流量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和机能丧失,常见有脑血栓症及脑栓塞症两种。
二、脑出血:
系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如脑组织内出血及蜘蛛膜下出血两种。
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系因脑部暂时缺血引起之中风症状,但一般在二十四时内可完全恢复。二、脑中风的病因
脑中风的发生有许多诱因,这些诱因称为危险因素,又可分为可治疗及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列举如下: 一、可治疗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脂症
肥胖
吸烟
二、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六十五岁以上)
性别
有脑中风病史或暂时性脑缺血
家族遗传
其他:有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或毒品如安非他命、海洛因、古柯碱等可能使病人发生脑中风的危险增加。
三、脑中风的症状
脑中风是因脑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各种神经症状,常见症状如下:
嘴歪眼斜。
同侧上、下肢或两侧肢体无力。
感觉异常。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言语不清或无法说话、沟通困难。
吞咽困难、流口水。
眩晕、呕吐、头痛。
步态不稳,运动失调。
视觉障碍(复视、视力模糊、视野缺损)。
抽搐。
四、康复训练目的及方向
恢复身体的最大机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的质量。
五、训练期间
一、物理治疗
应用各种神经生理学的理论来诱发和增强肢体动作,如翻身、坐起、立姿等躯干平衡训练、下肢步行的训练。
二、职能治疗
激发、训练病人肢体的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包括移位活动、饮食、穿脱衣服、个人卫生),及认知功能失调的治疗;功能性支架的制作等。
三、语言治疗
脑中风后依病变部位不同,病人会有程度不一的语言障碍或吞咽问题,治疗师对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予吞咽训练,对于言语障碍者则针对其听、说、读、写加以训练,帮助病人恢复其语言沟通及表达的能力。
六、预后
一般来说,下肢动作恢复的情形比上肢快,近端肢体动作的恢复亦比远程肢体较早。接受康复治疗中风病人约40﹪上肢功能恢复良好,完全恢复者仅15-20%,下肢训练后可自行走路者约85%,能上下楼梯者约20-40%。大约1/3-1/2的病人曾经有过语言障碍,而约有1/5的慢性中风病人有失语症的问题。另外约有1/3-1/2的病人会有吞咽功能障碍的问题。
七、常见之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一、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病患容易合并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律不整及郁血性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平时应定期服药及追踪治疗。若于康复过程中发生身体不适的情形即向治疗师或是医师反映处理。
二、肺炎:病人在无法有效清痰的情况下,痰液易积聚在肺部,若吞咽功能异常容易呛咳,加上感染则导致肺炎。预防的方式为经常让病人坐起来咳痰、拍痰、姿势性引流、抽痰、接受物理及吞咽训练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以抗生素为主。
三、泌尿道感染:脑中风的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排尿发生困难,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发炎,可用留置尿管或间歇性导尿来辅助排尿,并接受排尿训练方式。居家照护需注意日常的清洁并给予适当饮水,以减低泌尿道感染的机率。
四、排便困难:高纤维饮食,充足水分,以及定时排便的习惯都有助于改善排便问题,有时仍须辅以软便剂或肛门塞剂使用。
五、跌倒:脑中风病患因半边肢体无力、平衡功能不佳或是注意力缺失的情形容易造成跌倒的现象。平时应多注意病患的日常活动,使用适当的辅具及给予患侧适当的支持,并改善环境中容易造成跌倒的不良因子。
六、腿部静脉血管栓塞、肺血管栓塞:病人有单侧腿部肿大、小腿后方压痛、红斑、喘及轻微发烧的症状就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血管栓塞的情形。治疗包括抗凝血剂与卧床休息并将脚抬高等。早期活动与行走是主要的预防方法。
七、褥疮:若病患行动不变,身体常在长期压迫之下会造成皮肤溃烂,形成褥疮。预防的方法包括每两个小时替病人变换姿势、翻身并经常检查皮肤的完整性,在容易形成褥疮处给予适当减压支持。若褥疮已形成,则需尽速就医,依据伤口状况给予药物及伤口照护,有时甚至需 手术清创处理,居家照护的原则是保持伤口干净,依照医嘱定时换药及变换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