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旭 赵京华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第一个星期二定义为“世界哮喘日”。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全球哮喘患者达3.58亿,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了12.6%,按照2015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我国20岁以上人群应该有4 570万哮喘患者。
大部分常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为吸入装置,正确选择及使用吸入装置是哮喘药物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吸入装置确保药物高效沉积在肺部,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吸入装置操作比较复杂,下面药师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吸入装置如何使用。
常用吸入装置包括以下几种:
1、 加压定量吸入剂(pMDI)
药物以液体形式储存在加压罐体中(含有抛射剂和药物),通过短时间的气雾递送预先确定的剂量。要求患者手口同步,患者必须在按压罐体的同时吸气,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等。
2、 干粉吸入剂(DPI)
是将药物微颗粒吸附在载体(如乳糖)后装入胶囊/泡囊或装置中形成的制剂,通过患者吸气驱动吸入。DPI分为胶囊型、储库型和囊泡型,要求有最佳的吸气流速和足够的持续时间才能使药物微颗粒在肺部最大化沉积;药物颗粒速度过快,容易沉积于咽喉部;不同装置对最佳吸气流速的要求不同。常用药物包括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2、 软雾吸入剂(SMI)
是一种独特的吸入制剂,属于主动释雾装置,但不含驱动剂,以机械能为动力。排空率100%,不受吸气影响;直径2-5 μm药物颗粒更容易沉积在小气道,口咽部沉积较少。
吸入装置的用法较为复杂,只有正确掌握吸入装置使用方法,才能起到有效治疗效果。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的制剂,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