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监测肝功能指标及肿瘤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评估身体的耐受性、当前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且及时调整用药。因此,定期的全面复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肝癌患者定期需要做哪些检查,多久检查一次呢?
首先,肝癌患者需对肝功能状态实施定期复查、动态监测和全程管理。如果您正在接受抗肿瘤治疗,那么最好2周左右监测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有无肝脏损伤。对于营养评定判定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评估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如果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病毒复制活跃的肝癌患者,您除了要就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外,还应特别注意检查和监测病毒载量以及肝炎活动情况,最好每3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抽血检查。
如果您接受了肝切除术或者肝移植术,术后的密切观察和随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随访内容包括血清AFP、PIVKA-II等肿瘤标志物,2年之内每3个月检测一次,以后每6个月检测一次;病毒载量,肝、肾功能检测,每3个月一次;肝炎病毒携带者需定期访视肝脏专科医生以制订抗病毒方案;影像学检查通常包括腹部增强CT或增强MRI评估肝脏有无新发病灶,胸部平扫CT评估是否出现肺部转移,这两项检查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2年之后如无复发征象,可延长至4-6个月一次。由于部分肝癌患者可出现骨转移,因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骨扫描检查,监测是否存在骨转移,2年之后可延长至1年进行一次相应检查。通过随访、监测,能够早期发现复发、转移,可以使患者及时地接受治疗,从而有可能改善预后。
如果您接受了介入治疗,在第一次介入治疗后4~6周,您需要进行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等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根据肝脏肿瘤存活情况、患者对上一次治疗的反应、肝功能和体能状况的变化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介入治疗。
如果您接受了放射治疗,那么在放疗后6-8周,要通过影像学来评估之前放射治疗的疗效,之后的复查频率跟术后患者的复查频率相同;如果您正在接受靶向药物或者免疫治疗,那么每次输注免疫药物之前都要进行血液学评估(血常规、肝功能、肌钙蛋白T/I),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下一周期的免疫治疗。同时,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影像评估,来判断当前药物的治疗疗效。
总之,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肝癌患者复查的时间间隔及复查项目略有不同,但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和实验室监测的总体原则是不变的,只有做到了定期复查,才能准确地评估治疗疗效,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