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部 - 放射诊断科 - 健康教育

【科普】直结肠影像检查全知道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直结肠负责吸收水分、储存和排泄粪便,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直结肠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结直肠癌、息肉、炎症性肠病等。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这些疾病,直结肠影像检查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放射科医生,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直结肠影像检查的相关知识。

一、常见的直结肠影像检查方法

1. X 线钡剂灌肠检查

这是一种传统的检查方法,患者需要口服或经肛门灌入钡剂,然后在 X 线下进行观察。钡剂可以填充直结肠,使其在 X 线片上显影,从而发现肠道的形态、轮廓改变和病变。这种方法对于较大的病变,如肿瘤、憩室等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会漏诊。

2. CT 结肠成像(CTC)

也被称为虚拟结肠镜检查。患者先进行肠道准备,然后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再进行 CT 扫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可以生成直结肠的三维图像,清晰显示肠腔内和肠壁外的情况。CTC 可以检测出较小的息肉和肿瘤,且检查过程相对无创,患者痛苦较小。不过,它对于扁平病变的检测能力相对有限。

3. MRI 检查

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直结肠肿瘤的分期、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对于直肠癌患者,MRI 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肿瘤的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 MRI 检查时间较长,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

二、直结肠影像检查的作用

直结肠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多种疾病,如结直肠癌、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早期发现这些疾病,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例如,早期结直肠癌经过手术治疗,5 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影像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范围、严重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1. 检查前

不同的检查方法有不同的准备要求。一般来说,都需要进行肠道清洁,以保证肠道内没有粪便干扰,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患者可能需要在检查前几天开始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检查前一晚可能需要服用泻药。此外,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

2. 检查后

检查后,患者要注意休息。如果是钡剂灌肠检查,检查后可多排便,以促进钡剂排出体外。如果在静脉内打了造影剂,检查后应注意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除体外。

直结肠影像检查是发现、诊断、分期直结肠疾病的重要手段。大家要正确认识这些检查方法,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如果出现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守护好肠道健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