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8月29日电 (病理科 高国强)8月27日,由本院病理科承办的2019年第三季度京津冀晋吉骨与软组织疑难病例-MDT讨论会圆满成功。此次会议由尹洪芳主任主持,王劲副院长出席了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子芬老师作为特约专家,吸引了来自京津冀晋吉病理学专家、精英约30余人参与了讨论。
“历尽三伏热,天凉好个秋”,北京经历了历年来最为炎热的夏季,终于迎来了凉风习习的秋天。伴着秋风送爽,来自京津冀晋吉病理学专家、精英也带着舒爽的心情早早就来到了我院组织的软组织疑难病例-MDT讨论会的会场。尹洪芳主任作为东道主对大家百忙之中参会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王劲副院长表示:我院作为一家成立、开业不久的新医院,需要和大家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我院病理科在尹主任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科室建设、人才队伍在逐步完善。很高兴能够提供这个平台供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讨论,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接下来,大会进入主题,首先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杨邵敏医师的病例:一位手腕肿物两年的中年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怀疑为恶性肿瘤,辛得患者寻求到上级医院会诊,最终确诊为良性的上皮样神经鞘瘤。两种诊断,治疗与预后却是天差地别,真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院李莉医师分享的是一位年轻女性患者的病例,入院之初,患者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术后病理标本的镜下表现却出乎意料,经过后续应用相应的检查手段和大量查阅文献,最终否认了临床诊断,得出结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这是一种主要见于儿童而罕见于成人的的高度恶性肿瘤。整个诊断过程抽丝剥茧、步步为营,犹如“刀尖上跳舞”。接着,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董格红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丁洋主任也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和诊断经验。会场一片热烈的讨论,大家质疑问难、各抒己见,只听得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的讨论之声。
大快朵颐的一场讨论之后大家仍是意犹未尽,各位病理专家、精英在讨论会后参观了我院病理科,之后围着多头显微镜,带着自己疑难的切片又进行了现场镜下的继续讨论,这浓烈的气氛让人沉浸其中,几乎忘记了时间……
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承担着对疾病的最终诊断的重任,正因为如此,病理医生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每一个病理医生面对每一例诊断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作为临床医生最后的保障,常孤军奋战在隐秘的战线上,常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此时,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就显得弥足珍贵,每跨过一个诊断陷阱对于病理医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收获,对患者来说都是最美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