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医学科普虽然降低了大众理解的门槛,但却不能丝毫减少专业性。科普的受众面极广,我们更应拿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斟酌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但当前社会,信息繁杂,各种所谓科普打着“科学”的名义,起各种唬人的名字,实则为了营销自身。这篇文章就简单举三个心血管方面的谣言,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以免耽误病情,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1.《到了40岁,床头必留的三样东西救命》
辟谣:1.阿司匹林是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却不能用于心肌梗死的急救。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如果血压不低,舌下含服可能会有效果;2.如果说阿司匹林是用于PCI(介入支架手术)前的抗血小板,指南推荐是300mg(3片),而非2片;3.心梗时胸痛是由于持续的心肌缺血,而平躺休息有助于降低全身氧的消耗,从而减少心脏做功,减轻心肌缺血。
正确做法:如果突发心梗,首先测量心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既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以嚼服3片阿司匹林。同时拨打120,平躺避免活动,等待救援。
2.《心肌梗塞突然发生时,只有十秒自救的时间,学不学自己定!》
辟谣:1.心梗发生,除非在医疗机构,几乎没有自救的可能;2.虽然双肺和心脏都在胸腔中,但通过咳嗽对心脏进行按摩的作用微乎其微,过度的用力会加重心脏的耗氧,使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提前到来。
正确做法:如果真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首先平躺或坐下减少活动,然后拨打120电话报告自身位置,争取尽早获得救治。
3.每天1小杯葡萄酒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辟谣:1.目前所有葡萄酒抗炎、保护心脑血管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不能作为其有效的依据;2.上述研究中可能有效的成分“白藜芦醇”的含量在葡萄酒中很低,一个正常人要想达到有效剂量需要每天摄入近百瓶葡萄酒;3.2018年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的文章表明,酒精安全摄入量=0,酒精摄入无安全可言,唯有滴酒不沾才是硬道理。
正确做法:不喝。
以上3篇仅仅是众多谣言中的冰山一角。医学科普的本身是为了造福大众,使更多人掌握急救措施和健康知识,科普本身不能成为哗众取宠的平台。健康无小事,生命不重来,惟愿人人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普及医学常识,相信越来越多的生命会因此获救,无数的家庭会被拯救。而医学的初衷,不就是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