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神经外科 - 科室动态

小身体里面的大“恶魔”——贺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三岁儿童巨大髓内肿瘤切除术

  清华长庚医院04月12日电(神经外科 祝永杰)“成功了,成功了”;“全切”;“12厘米”——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的神经外科手术间内传来阵阵欢呼声。经过8小时的奋战,王贵怀主任和他的神经外科团队成功的完成一例髓内肿瘤切除的手术。按理说,对于王主任这样经验丰富的脊柱脊髓疾病专家来说,切除一例髓内肿瘤可说是“探囊取物”,为什么这一台手术会引来如此的关注呢?这还得从这个特殊的病人说起。

  小身体

  这台手术的病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她叫然然,入院的时候才2岁11个月,还差一个月才满3周岁。然然出生在上海,长相甜美,爱说爱笑,看到来给她检查的医生护士也不害怕,一张小嘴总是唧唧喳喳的说个没完,惹得病房的护士个个都喜欢她,父母亲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可是,当说起孩子的疾病时,爸爸妈妈脸上的神采就黯淡了。然然从出生到满一周岁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到12个月的时候,与同龄的孩子一样,然然不仅学会了说话,也开始在大人的扶助下学会站立。但是然然学习走路的过程却着实令大人揪心,一开始她虽然能够站立,但始终不愿意撒开大人的手,不能独自站立。后来好不容易能放开大人的手独自站立了,却很长时间不愿意迈开步子行走。到一岁半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走上一段路了,然然还是不能独立行走。着急的父母亲带着然然到上海的儿童专科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后认为然然患上的是“中枢性协调障碍”,这种疾病可以引起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建议然然接受一个阶段的系统康复训练。可是经过3个月的训练,父母亲发现孩子的行走并没有进步。于是,然然的父母又带着她进行了一轮详细的检查。这一次,医生在然然的脊髓MRI里发现了“问题”。

  大恶魔

  这个“问题”就是令大家谈之色变的“肿瘤”。医生仔细阅读了脊髓MRI后发现,在然然的脊髓里面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之所以说这个肿瘤“巨大”是基于以下几点分析:1,当时的然然才1岁9个月大,身高大约80cm左右,而医生经过初步测量发现,这个肿瘤的长度大约在10cm左右。10cm:80cm,这个对比着实令人吃惊;2,这个肿瘤不仅长,横径还粗,肿瘤的横径是正常脊髓横径的1倍,几乎把脊髓所在的椎管全部挤满了。医生告诉然然的父母,脊髓是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把大脑发布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同时把全身的感觉上传给大脑,相当于一个“上传下达”的中转站。脊髓里面长了肿瘤,会导致截瘫、偏瘫、大小便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然然现在不能行走,正是这个肿瘤损伤了脊髓引起的。

  困境

  发现了肿瘤,那么下一步该怎么治疗呢?当然然的父母亲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医生犯了难。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难题,因为脊髓与脑组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脊髓没有“功能哑区”,也就是说脊髓可谓是“寸土寸金”,每一寸脊髓都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轻微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然然的髓内肿瘤巨大,既长且粗,满满的挤占着脊髓,而且从MRI上看不出脊髓与肿瘤之间的边界,手术风险极大。这样的手术对于一个青壮年病人尚且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当时还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呢?听完医生的介绍,然然的父母亲默默的看着孩子流泪,怎样打破这个困境呢?

  希望

  经过多方打听,然然的父母亲了解到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神经外科是专注于脊柱脊髓疾病治疗与研究的医疗团队,科主任王贵怀教授更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拥有二十多年手术治疗脊柱脊髓疾病的丰富经验,因此他们慕名来到了王教授的门诊。王贵怀主任热情接待了然然的父母亲。他仔细阅读了然然的脊髓MRI胶片,并认真的向夫妻俩分析和解释然然的病情:在然然脊髓的颈髓第6节段水平到胸髓第8节段水平长了一个长约10cm的髓内肿瘤,该节段脊髓明显增粗一倍,几乎挤满了这一位置的椎管内空间,而且肿瘤与脊髓之间看不到边界,根据王主任的经验,初步判定是室管膜瘤或者低级别的胶质瘤。从目前情况来看,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一来可以取到肿瘤样本进行病理检验,以明确其性质,为下一步是否放化疗提供依据,二来可以缓解脊髓受压的状况,释放这一位置的椎管内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脊髓的损伤。王主任还介绍说,从他多年来的手术体会和国内外学术文献的报道来看,MRI是间接影像,并不能完全反应病变的全部信息,不排除在肿瘤与脊髓之间有潜在界限的可能,如果那样的话,甚至有机会切除肿瘤。王主任的一番介绍,让迷茫中的然然父母看到了希望,他们带着然然办理了住院手续。  

   

肿瘤与脊髓长度的对比  

  战斗

  住院后,然然接受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查,以评估她对这次重大手术的承受能力,所幸然然的各项指标均正常,这也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但然然复查的MRI却让人揪心,图像显示,短短几个月时间,然然的肿瘤又长大了一点。王贵怀主任率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在然然手术前进行了多次讨论,尽管肿瘤增大给手术增加了困难,但同时也激发了大家一定要战胜病魔,挽救然然的昂然斗志。

  2017年3月16日,对于然然一家来说必将终生难忘。一大早,然然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后,医生首先给她连接电生理监测仪,方便医生在手术当中实时的监测脊髓功能的变化。随后医生通过背部正中的手术切口逐步将病变的脊髓显露出来。显微镜下,王贵怀主任仔细检查受肿瘤侵蚀的脊髓节段,发现这部分脊髓弥漫性增粗,似乎没有看到肿瘤的边界。王主任没有气馁,他慢慢移动显微镜,一点点的检视视野下方的脊髓,当移动到病变的最下端时,肿瘤终于露出了它的“破绽”。原来,这个肿瘤从脊髓内长出来后逐步把脊髓向前方挤压,随着肿瘤越来越大,越来越粗,脊髓最终被压向前方。而手术是后方入路,首先暴露出来的是满视野的肿瘤组织,根本看不到脊髓与瘤体的边界。多亏经验丰富的王主任,他并没有急于下刀切肿瘤,而是仔细探查整个病变的节段,终于在病变的最下端找到了脊髓与肿瘤之间的一点缝隙。真是一双巧手,顺着这一点点缝隙,王主任慢慢将肿瘤从脊髓上分离出来,并逐步向最上端突破,最终成功的完整切除肿瘤。经过助手的测量,切除的肿瘤全长12cm,最宽处直径约2cm,这才有了本文开头出现的手术室内的欢呼声。

  

术中近全切除肿瘤近12cm长,最宽处直径约2cm  

  当焦急等待在手术室外的然然父母,看到主刀医生王贵怀教授向他们展示的肿瘤时,激动的难以言表,只能通过一叠声的“谢谢”来向王主任表达感激和敬意。原先以为只能部分切除肿瘤,甚至只能活检部分肿瘤,而现在看到在王主任高超的医术和全团队通力合作之下,肿瘤竟然能达到近全切除,然然的父母亲心中登时升腾起新的希望。

  王贵怀主任介绍,然然手术后的肿瘤病理化验显示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而Ⅲ级的髓内肿瘤能达到近全切除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患者是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脊髓更为娇嫩,这不仅需要主刀医生具有丰富的髓内肿瘤切除经验和技巧,也需要整个神经外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二者缺一不可。接下来,然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可能还需要放疗或化疗,但肿瘤的近全切除为然然的重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相信在王主任和他的团队的保驾护航下,然然一定能够茁壮成长。

术后复查显示原肿瘤已近全切除,受压的脊髓有少许回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