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护脑、关注房颤”大型健康讲座及义诊活动由中国心脏联盟、中国房颤联盟、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主办,由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清华大学校医院、清华大学工会联合承办的。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6月14日 14:30-16:00
【地点】清华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熊知行楼)
本次活动有来自国内外的诸多著名专家参与,他们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郭继鸿教授、陈琦玲教授、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北医三院葛堪忆教授、来自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沈文光教授。还有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心内科张萍主任带领的30余名医护人员以及清华大学校医院的部分专家,健康义诊活动中还将为您测量血压、血糖等。为了您的健康,欢迎参加!
附录:
一、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的人有5%出现房颤,80岁以上患病率大于10%。房颤发作时,心房内会产生每分钟达350至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导致心房丧失有效收缩,让人产生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房颤患者已超过千万。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脑卒中,房颤可使卒中风险升高5倍,20%-25%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房颤,可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二、专家介绍
1. 郭继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委员会内科副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主席、中国房颤联盟副主席、中国心脏联盟副主席,国家科技部心律失常专业首席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中华心脏与心律杂志》主编、《临床心电学杂志》主编,高教部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诊断学》副主编。承担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的科研项目,近几年多次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会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项。主编、主译了70多部专著,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擅长各类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1991年率先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射频消融术。此后最先将双房同步起搏、 动态心房起搏以及多程序起搏预防治疗房颤、双室同步起搏及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充血性心衰、双腔起搏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防治血管迷走性晕厥等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技术引入国内,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节律重整、折返性早搏、拖带现象等许多心电学理论,并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近三十年来,他先后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数百名进修医师,为心脏电生理学、心脏起搏及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普及和推广做出杰出贡献。
2.沈文光
国际著名心脏病专家,在心脏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举世闻名。1983年他以优等生的身份毕业于纽约医学院,此后分别于梅奥诊所及杜克大学医学院进行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在培训期间获得包括北美电生理学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殊荣。1994年起开始担任梅奥诊所心脏内科主诊医师,并连续3次获得“梅奥医学院年度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起由于其卓越的临床、科研工作被授予美国梅奥医学院心血管病教授,并于2011年起担任梅奥诊所内科心脏中心主任,在他的领导下梅奥诊所亚利桑那心脏中心取得了斐然的工作成果。此外,沈文光教授还担任美国心脏学会老年心脏病分会主席等多项学术职位,是现今美国心脏学会电生理疾病相关指南的编写者之一。《晕厥诊治指南》制定委员会主席。
沈文光教授重点诊疗及研究方向几乎涵盖整个心脏电生理领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大量科研成果,先后发表200余篇论文,其中近20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循环》、《美国心脏学会杂志》等多个国际顶级杂志,主持及参与40余项基金,获得1项美国专利,现任《柳叶刀杂志》、《循环》《美国心脏学会杂志》等多家国际著名医学杂志审稿人。
2.张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内科部副部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北大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助理,2014年6月调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中国心律学会秘书长,中国医促会心律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心律失常及冠心病、心衰、心肌病、高血压及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诊治,在晕厥猝死防治、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及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20余年,完成导管消融及器械置入治疗手术数千例,特别在猝死高危人群和心衰的器械治疗、优化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晕厥与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随访体系,在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最先发现并报道了中国人短QT综合征的新突变。在各类心肌病高危人群的诊治、心肌损伤再生治疗方面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贡献。是中国人心电数据库建立的主要专家。近年来,带领团队积极开展胸痛中心的建设、慢性心衰的一体化管理及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现已发表论文110余篇,先后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华夏医学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13年获中国心律学会颁发的“中国起搏杰出贡献奖”。
3.杨新春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理事、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中国心律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联盟副主席。
获1999年塞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2004年起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颇有造诣,在房扑、房颤和室速的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在国内最早开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使用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和使用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其结果被欧洲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南引用。在高血压领域,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人巨细胞病毒与高血压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专业影响因子最高的Circulation杂志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 “十二·五”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作为PI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4篇文章,其中SCI论文12篇,影响因子累计86分。主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现代心血管药物与临床》等多部著作。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曾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培养硕士研究生55名,博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4人。曾去100多家医院推广普及心脏介入技术,培养进修医生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