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宝宝出现嗳气、腹胀、放屁较多、便秘或腹泻、呕吐,甚至是哭闹等表现时,往往会让家长很焦虑,也会为此反复奔走于各大医院。而就诊后医生可能会告诉家长,孩子仅仅是消化不良,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不要焦虑。但看着娃娃们痛苦的表情,家长们仍不能淡然处之。那么,下面我们就带领家长朋友们认识一下这个导致很多小宝宝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元凶”!
患有“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宝宝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1.消化与进食问题:食欲下降明显,以前爱吃的东西突然不感兴趣了。吃一点就容易饱,或者干脆抗拒进食。喂奶时不专心,容易分心,进食量明显减少。很多宝宝会频繁嗳气,小肚子总是鼓鼓的,摸起来硬硬的,放屁的次数也增多。有时候还能听到肚子里 “咕噜咕噜”响,这都是胃肠内气体增多的表现。
2.呕吐与干呕症状: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干呕,严重时会把刚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呕吐的频率不定,有的宝宝偶尔吐一次,有的则比较频繁,让家长们十分心疼。
3.排便异常状况:有的宝宝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中能看到明显的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还伴有酸臭味;而有的宝宝则会出现粪便干结的情况,排便时很用力,小脸憋得通红,甚至好几天才排一次便。
4.情绪与行为改变:宝宝不会用言语表达身体的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他们可能会突然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哄不好,而且哭闹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让家长们疲惫不堪。
为什么宝宝会患上“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呢?
1.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分泌或活性不足:婴儿的胃是水平位的,容量比较小,很容易出现吐奶、溢奶的情况。同时,宝宝胃酸和多种消化酶的分泌量比成人少很多,像乳糖酶、胃蛋白酶的活性也低,这就导致他们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比较弱,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容易出现进食后不适表现。
2.胃肠动力异常:在儿童期,胃肠动力障碍是比较常见的,食物在胃肠道里不能正常地 “旅行”,要么走得太慢,导致食物堆积,引起腹胀、便秘;要么走得太快,就会出现腹泻、稀便等情况。
3.喂养方式不合理: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吃不饱,会过度喂养,给宝宝吃太多食物,这会加重宝宝胃肠道的负担;而有些家长则喂养不足,宝宝营养跟不上,也会影响消化功能。换言之,过度喂养及喂养不足均可引起宝宝出现消化不良。
4.肠道菌群失调:宝宝肠道里的菌群如果失衡,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就会导致结肠内营养物质发酵增加、产气增多,宝宝的小肚子就会胀胀的,还会肚子疼。而且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胆汁酸代谢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粪便异常,出现不成形便、排便次数增多等问题。
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家长们该怎么办呢?别着急,有这些应对方法:
1.综合管理:家长要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宝宝的症状、喂养史,给宝宝做体格检查,必要时还会安排一些检查,比如生化指标、血常规等,来判断宝宝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其他问题。如果宝宝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从健康教育、养护指导、营养指导等方面给出建议。
2.针对不同症状的干预:
食欲下降:给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周围有太多干扰因素。可以在宝宝进食前安排一些适当的活动,比如让宝宝爬一爬、走一走,增加能量消耗,提高食欲。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它比普通配方奶粉更容易消化,能促进营养吸收,缓解食欲下降的症状。等宝宝到了4-6月龄,要按照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从细到粗、从软到硬的原则适时添加辅食。制作辅食时,可以加一些番茄、南瓜等有酸甜味道的食材,提升辅食的色香味,让宝宝更有食欲。同时,要鼓励宝宝自主进食,但不要强迫宝宝吃他们不喜欢的食物。
嗳气、腹胀、放屁多:平时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抚触按摩,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这样有助于促进宝宝胃肠蠕动,帮助排气,缓解腹胀。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部分水解低乳糖配方奶粉,这种奶粉能减少胀气症状。添加辅食后的宝宝,要避免吃像豆类、卷心菜、洋葱、西兰花、小麦这些容易产气的食物。
呕吐和干呕:要让宝宝远离二手烟环境,二手烟对宝宝的呼吸道和胃肠道都有刺激。宝宝吃完奶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把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然后竖着抱一会儿,或者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位,这样能减少呕吐和干呕的发生。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有助于改善呕吐症状。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调整辅食的黏稠度,可以在辅食中添加一些玉米淀粉或燕麦淀粉,让辅食更稠一点,这样能减少宝宝呕吐的频率。
便秘或腹泻:如果宝宝便秘,要注意给宝宝进行排便训练,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同样可以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能有效改善粪便干结的情况。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水果、蔬菜、麦麸、全麦面包和谷物等,这些食物能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如果宝宝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有奶瓣和食物残渣,可能是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能减少排便次数。同时,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质地的食物,避免吃含有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像水果、果汁、含糖饮料等,这些食物可能会让宝宝排便次数更多。另外,专业的小儿中医推拿按摩也可以帮助改善宝宝的排便异常,家长们可以带宝宝去正规的机构尝试一下。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虽然会让宝宝有些不舒服,但只要家长们细心护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干预,大部分宝宝都能慢慢恢复健康。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希望每个宝宝都能远离消化不良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2022,60(07):618-62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2024). 中华儿科杂志,2024,62(06):514-519.